检索条件:
"关键词=自传性"- 戴维·洛奇短篇小说集介评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1
- 出 处:《昌吉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1-25,共5页
- 作 者:蔡志全
-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英美传记小说研究”(YB2018055);广东省社科规划学科共建项目“英国作家戴维·洛奇传记小说研究(GD18XWW22)”阶段性研究成果。
- 摘 要:英国作家戴维·洛奇以创作长篇小说著称,不过他的短篇小说同样独具匠心。短篇小说集《赖床男人及其它小说》的出版满足了读者阅读了解洛奇短篇小说的需要。如何去发现、应对支配人生的种种局限是贯穿于该小说集的一个重要主题。小说集中的...
- 关 键 词:戴维·洛奇 短篇小说 《赖床男人及其它小说》 自传性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6
- 浅析《焚鹤人》中自传性抒情散文的艺术构思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2
- 出 处:《文学教育》 2019年第23期26-27,共2页
- 作 者:范晓月
- 摘 要:余光中在他的散文集《焚鹤人》中共收集了19篇散文和1篇后记,包括批评散文和自传性抒情散文.后者在这部文集中占了将近1/3,作者以虚实相济、情景相生的意境创设笔法,融汇感性与知性,结合节奏优美的语言文字,将自身经历与情感感...
- 关 键 词:余光中 《焚鹤人》 自传性抒情散文 艺术构思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2
- 论《儒林外史》的"自传性"--兼及《红楼梦》"自传说"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3
- 出 处:《江淮论坛》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19年第3期157-164,共8页
- 作 者:冯保善
-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南文化视野下明清通俗小说研究”(14BZW096);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项目“江苏区域文学与文化交叉研究”(2017ZSTD009).
- 摘 要:《儒林外史》是以作者及其周围文人为原型完成的一部具有“群体自传性”特征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有作者个人及其家族的影子在,是一部具有“家族自传性”因素的长篇小说。比较而言,《红楼梦》的“自传性”并不比《儒林外史》突出。作为...
- 关 键 词:《儒林外史》 《红楼梦》 自传性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8
- “诗性真实”:安妮·塞克斯顿的自传性书写与反自传性修正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4
- 出 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19年第2期50-56,169共8页
- 作 者:张逸旻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安妮.塞克斯顿和美国战后隐私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6CWW016)阶段性成果。
- 摘 要:自白派诗歌向来被视作为自传性书写的典型,但自白派诗人塞克斯顿却在创作谈中表达了相背离的意图,即对"非自传性"的强调。本文认为,她的诗歌既是对作者经验的表现,又在自我之外呈现出多重想象,甚至发展成童话叙事的反自白诗框构。这...
- 关 键 词:安妮·塞克斯顿 自传性 反自传性 "诗性真实”观
- 下载次数:1 在线阅读:19
- 浅论苏雪林创作中的自传性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5
- 出 处:《文学教育》 2019年第10期30-31,共2页
- 作 者:张文一
- 摘 要:女作家苏雪林受新文化运动影响于20世纪20年代登上中国文坛,她的很多创作中带有着明显的自叙传成分,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加以研究,探寻其作品带有较多自传性的原因并通过家庭书写与婚姻书写两个方面分析苏雪林作品内容与其生平之间的...
- 关 键 词:苏雪林 自传性 家庭书写 婚姻书写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8
- 电影《四百下》的美学特征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6
- 出 处:《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5-88,共4页
- 作 者:范旭峰
- 摘 要:巴赞引导特吕弗进入了他一生的电影事业,电影《四百下》正是特吕弗献给巴赞的一部电影,是对巴赞纪实美学的完美演绎.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在巴赞电影理论统领下的《四百下》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学特征。
- 关 键 词:特吕弗 巴赞 自传性 纪实美学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3
- 被湮埋的研究视野——“准则英雄”的三重维度观照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7
- 出 处:《安康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56-60,共5页
- 作 者:丁萌
- 摘 要:“准则英雄”自菲利普·扬提出至今,研究界聚焦于海明威笔下男性角色的精神,在中国学术界则被“硬汉子”或“硬汉性格”所置换,而这种置换是有待商榷的。首先,“准则英雄”的对象范围,并非仅仅指向具有男性指称的“硬汉子”或“硬汉性...
- 关 键 词:准则英雄 三重维度 集体性 建构性 自传性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3
- 苏珊·桑塔格短篇小说论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8
- 出 处:《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18年第4期49-54,共6页
- 作 者:姚君伟
-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年度规划项目(13YJA752026);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20140901)
- 摘 要:苏珊·桑塔格拥有理论家、评论家、作家、公共知识分子等多重身份,她的随笔式评论(essay)影响之大,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她的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创作及艺术。事实上,尽管她一生创作的短篇数量不多,但它们的文化内涵颇为丰...
- 关 键 词:苏珊·桑塔格 《我,及其他》 自传性 人文性 实验性
- 下载次数:1 在线阅读:20
- 一个历史“跨界者”的形象“代言”——王蒙“自传性小说”中的自传形象与“代际”书写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9
- 出 处:《文学评论》 2018年第2期34-41,共8页
- 作 者:孙先科
- 摘 要:王蒙小说创作中有一类作品塑造了一个与作家本人或亲人、朋友对位性很强的人物形象系列,《王蒙自传》的出版印证了这类作品的“传记性”。但王蒙拒绝对其小说的“传记”命名。“自传性小说”的命名既指出王蒙此类小说的“传记性”又指出与...
- 关 键 词:王蒙 “自传性小说” 跨界者 主体性
- 下载次数:11 在线阅读:32
- 真实与虚构之间的自我探寻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10
- 出 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05-111,共7页
- 作 者:马轶伦
- 摘 要:多甫拉托夫的创作以20世纪苏联日常生活为素材,通过将真实情景与虚构故事相并置,模糊了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其作品具有鲜明的自传性特征。源于日常生活的事实材料通过作家的虚构与想象并诉诸文字抒写,成为主体接近并探寻自我的一种...
- 关 键 词:多甫拉托夫 自传性 自我虚构 流亡 自我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5